close

簡述:從不同角色陳述及時序,陳述少年犯罪始末的小說.

 

平凡的角色裡,每個人都是罪犯,也都是幫兇,不管有意無意.

出於親情/愛情/同儕認同/理想/社會壓力等,

所有加於自身,看似正確卻又扭曲的觀念,和自然人性不正常的衝突著.

 

用每個角色的自序,說完一件故事的方式相當有趣,

儘管需要琢磨兩三頁後才能了解是哪個人在陳述,

但引人入勝的地方也在於此-一件事情的多重面向.

而非普世認同的零和概念,非是則非.

 

部分故事是鋪陳稍嫌簡單,或角色過於浮誇,

造成每個人反而都過於理性反而切分不開.

但是會嘗試利用這種陳述方式營造的對立思考,倒是很吸引人.

 

觀後感:

簡單的小說,兩天通勤時間可以看完,

對於裡面犯罪少年的厭惡感大概跟刺猬的優雅裡面的女孩一樣.

喜歡研究極端或小眾學說的罪犯,一樣是低級罪犯,不會因此跟天才畫下等號.

只是批裝另外一種單純反主流或反社會的鎧甲,但卻又潛藏博取社會認同的心理.

所以做的事意向不停趨向少數社會精英階層,求取自我認同,但想法卻是鄙夷社會.

然後再用此反覆安慰解釋是自己不為人所接受的理由,一方面這理由又繼續強化反社會行為.

最終變成極端的社會破壞份子,卻自詡精英.就是典型的自我感覺良好.類似神棍或智慧型罪犯等.

 

太過強調自己偏向異端,就變成人所離之的孤僻.

太過討好眾人失去自我,則成為人所輕之鄉愿.

還有第三種極端,不懂得反思行為的價值,

孤僻鄉愿的交錯矛盾行為,晴雨不定卻又沒任何意義,通常是最為人所唾棄的一種.

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,意即於此.

 

離題好像又說太多了,感覺不像是看了書,倒像被書看完了,也挺有趣的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